以最堅定的信念打贏戰“疫” ——花園田氏醫院醫務人員支援疫情一線個人體會
有召必回 有戰必勝
張科社,花園田氏醫院內科副主任,1月29日至2月24日支援東陽市第二醫療救治點留觀隔離病區。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春節少了許多的熱鬧與歡聚;一場突如其來的“戰役”,讓2020年的春節多了許多的動情與感動。面對疫情,許多醫務人員整裝待發,向著最危險的地方出發,大家說我們是最美“逆行者”。而我,作為一名內科醫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要肩負起責任與使命,為疫情的防治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的家在離東陽千里之外的陜西省寶雞市,每年只能回去一兩次。半夜到家的我,第二天突然接到醫院的電話:現在疫情緊急,希望能盡快返回東陽。通完電話,家人很擔心:“明天就是除夕,現在返回去,要坐什么車,怎么走?”但是我的心中已經有了主意:要回去!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刻不容緩。面對當前的疫情形勢,作為一個有著數十年臨床經驗的內科醫生,國家有災難,理應沖鋒在前,承擔起責任。于是,我馬上預訂機票,把家里的事情簡單安頓并拜別父母后便立即返回東陽。此時,只有一句話能說出我心中所感:“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路途遙遠加上疫情嚴重造成交通不便,經歷了坐飛機、搭高鐵、乘大巴、轉班車的顛簸,幾經周轉后,終于回到了花園田氏醫院。第二天,我便投入到工作中,在醫院的發熱門診坐診。
緊接著醫院通知我去東陽市第二醫療救治點支援。當時的疫情非常嚴峻,東陽市已經有好幾例確診病例,而且還在增加。接到通知后心里是有些擔心,但又一想,領導能把這樣的重擔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和肯定,在這個全民抗“疫”的關鍵時期,我理應義無反顧地投入抗“疫”第一線。我的老婆和孩子也是醫務工作者,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奔赴到了同一個戰場,我們與全國廣大醫務同袍一起努力著,所以我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也有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我被分配到東陽市第二醫療救治點留觀隔離病區上班,當時發熱咳嗽的患者很多,最多的時候一晚上收住10多個患者。這些患者大多數都和武漢有直接或間接接觸史,而且呈家庭聚集性發病。很多患者的情緒非常緊張和焦慮,甚至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盡快讓患者單間隔離,進行心理安慰和疏導,穩定患者情緒,及時對患者采集咽拭子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CT檢查和相關的血化驗,并盡快明確診斷。
好多患者因為吃了抗病毒藥物后出現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也有些患者一直恐慌失眠、情緒非常激動,出現胸悶氣急等癥狀。有些患者的家屬或親戚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后,更加重了患者的恐慌情緒,這些都需要我們去一一解答和安慰。記得有一個患者隔離后非常激動,情緒極不穩定,我一直安慰交流了近兩個小時才穩定下來。此時我想起了特魯多醫生的那句話:“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我們醫生每天輪流采集樣本,有時一個早上要采集三十幾個標本,穿著防護服外面再穿一個隔離衣,每個患者采集完都要更換隔離衣及手套等。穿著防護服很熱很悶,出汗了只能忍著。由于醫療物資緊張,為了節約防護用品,我們只能少喝水、少吃東西來減少資源浪費。面對疫情,大家心里裝著的全是患者的健康,心里都想著怎樣能盡快地給每一個來留觀的患者做出明確診斷并給予及時治療,所有的醫務人員都配合默契,默默奉獻著。在這里,我目睹了許多醫務工作者閃亮的光輝。平凡的人,因為使命,因為責任,做出不平凡的事。
這次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憂慮與牽掛,也感受到了感動與力量。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時刻準備著沖鋒在前,為疫情的早日結束而戰斗!
縝密診斷 杜絕遺漏
何婷斐,花園田氏醫院內科醫生,1月25日至2月22日在東陽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坐診。
眼看著新年快要來了,大家都非常期待這個能闔家團圓的日子,結果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計劃。1月23日下午接到電話,由于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量劇增,需要各單位派醫務人員前去支援,醫院征求我的意見。接到電話的一瞬間,我有一點猶豫,怕自己資歷太淺,做不好,但是很快打消這個念頭,新冠病毒本來就是一個新的病毒,大家的認識也是從這次疫情開始才有所認知的,只要認真學習相關知識與診療方案,仔細詢問每位患者的病史信息,做好相關檢測,那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于是我做好春節不休假,到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坐診的準備。
在安頓好家人后,大年三十下午,我就緊急前往市人民醫院參加醫院組織的院感培訓及崗前系統培訓以及發熱門診流程的培訓。從此時,我已經做好抗“疫”的準備,年初一就直接上崗。
記得上崗第一天就是一個夜班,穿上防護服、防護帽、頭罩、N95口罩、手套等,一整套防護裝備穿起來,剛開始覺得非常悶,有點呼吸困難,慢慢地才適應下來。為了節約防護物資,我們發熱門診的醫生上崗了就不能喝水,盡量不上廁所,一套裝備是要撐過8小時的。
這期間,基本上處在東陽發熱病人的高峰期,從下午4點接班開始到晚上12點,期間8個小時幾乎沒有任何空閑,連吃飯及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病人來了首先要做流行病史調查 ,要詳細詢問病人的發熱情況及并發癥情況,再給他們取咽拭子進行標本檢測及影像學、血液的檢查,最后等結果出來了給他們回診,開藥,如遇見肺炎患者,更是需要留觀,必須立刻聯系發熱過渡區準備好床位。因為怕一些病人有抵觸住院的情緒,所以需要跟每個留觀的病人都要做好解釋工作,還需要安排好護工把病人送至發熱病房。如有流行病學史的,還要聯系車隊將病人送至定點醫院進行隔離,直至排除新冠肺炎。基本上看一個病人至少需要15分鐘左右了,這樣一個班下來確實感覺又累又餓,所以第一個夜班記憶猶新。
支援期間,一例新冠肺炎的確診尤其讓我感受深刻。那是2月3日的夜間10點多,剛開始就患者獨自過來,我仔細詢問了病史。患者年前一直在浙江桐鄉市工作,大概是1月17日返回東陽,在桐鄉時就出現咳嗽、咳痰癥狀,病程超過半個月,近一周出現發熱,咳嗽加重,還有呼吸困難情況。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史,患者否認相關疫地接觸史,于是按流程給他采集了甲流乙流的咽拭子,胸部CT,以及常規血液檢查。
結合檢測結果回診的時候,種種跡象顯示需要高度考慮新冠肺炎。這個時候患者老婆也一起來診室,她因為沒有發熱,是在急診內科就診的。她手里拿著的胸部CT報告顯示兩肺感染,這個時候更加肯定了我的懷疑。經過多次的耐心解釋與疏導,最終才打消他們的顧慮,同意入院排查。第二天,患者核酸檢測結果出來,果真核酸提示陽性,立即轉至東陽市第二醫療救治點隔離病區。沒過兩天,患者兒子也確診新冠病毒肺炎。聽到這消息,我內心久久無法平靜。發熱門診是患者就診的第一道大門,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診斷標準篩查,一定要對病人進行全面的問診,就算沒有流行病學史也絕對不能馬虎,絕對不能放過任何一例疑似病人。
在此次支援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工作中,我收獲了很多,既提升應對各種病人的能力,也有心態上的轉變。一線工作只要按照操作規程辦事及做好自身防護,就沒有什么可畏懼的,同時也更深切理解醫者的責任,堅定了必勝的信心。很榮幸我自己是醫務人員,可以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堅守崗位 勇往直前
金鴦鴦,花園田氏醫院北4病區護理組長。1月29日至2月22日,奔赴東陽市第二醫療救治點參與患者護理工作。
記得之前的非典時期,我還在讀初中,只記得學校每天都要對全校上上下下消毒一遍。所幸當時東陽沒有一例感染者,所以那時疫情仿佛離我們很遠。這次疫情報道出來的時候,為響應國家的號召,醫院里組織人員參加東陽市內的抗“疫”支援,我毫不猶豫報名了。我記得那天還是農歷二十九,第二天就是除夕,家里人知道我報名后都很擔心我,但也紛紛支持我的決定,家里的大小事務都交給了我的公公婆婆。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感謝醫院對我工作的認可,把這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分配了給我。來到東陽市第二醫療救治點后,發現這里的人很多都已經為這次疫情工作了很久,他們都沒有叫苦叫累,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對病人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的,我相信在這里會學到很多。
在這里的25天,我結識了很多的護士姐妹,她們會時刻在我的身邊主動幫助我,使我得以慢慢成長。醫院方面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非常關心,想盡各種辦法讓我們的環境更加安全,更加舒適,讓我們體會到家庭般的溫暖。
在這次疫情中,人身安全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對院感要求特別高。不管是對科內的環境,還是對我們的各項工作流程,也是持續進行改進中,只有做好防護才能漂亮地打贏這場戰“疫”。病人獨自來到這里與病毒做斗爭,我們所做的一點一滴都會激勵著他們。病毒是無形的,只有認真仔細地按要求做好各項工作才能保護病人,保護自己。
很多患者自己在與病毒做勇敢的抵抗,看到我們的辛苦,還會經常鼓勵我們,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想辦法讓我們不用那么辛苦。在這樣的環境下雖然工作真得很累,可是看到病人能康復出院,對我們是最大的鼓舞。病毒很猖狂,可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做好防護,讓它無法再侵入我們,我們就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現在,不僅是我們在戰斗,全國人民都在戰斗。看到全國人民都在努力,勝利的結果遲早到來,我相信這場戰“疫”也會煙消云散。
工作很繁瑣,每天要處理醫囑、抽血、量體溫、發藥、發飯、掛針、吸氧、做霧化,接出入院,做的最多的還是每天打電話與病人溝通,詢問患者的情況,需要什么,及時了解病情,盡量讓患者感到身體與環境都舒適。有時還要兼顧衛生消毒工作,確保每個角落的安全。接觸每個病人穿防護服的同時,外面還要換一件隔離衣。一天下來,里面的衣服早已濕透。
疫情防控,責任在肩。在這次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保衛戰當中,我時刻提醒著自己,勇敢積極科學的應對才能戰勝疫情。我會好好地保護自己,等這次疫情結束了,和廣大醫務工作者一起,繼續站在守護百姓健康安全的崗位上。
不忘初衷 守護健康
陳小紅,花園田氏醫院急診室副護士長,2月17日至2月25日支援東陽市第二醫療救治點發熱門診。
在疫情來臨之時,東陽市就迅速設立了疫情定點醫院加以應對。1月23日,得知疫情定點醫院需要后備人員支援,我就義無反顧主動報名了,因為我早已做好了戰“疫”的準備。1月24日,我參加了自身防護的培訓及考核。直到2月15日,接到到疫情定點醫院支援的通知后,我簡單準備了生活用品,帶著醫院贈送的醫療物資以及醫院領導的殷殷囑托,于2月17日走上了工作崗位,在熟悉環境后就參與到了發熱門診工作中。
在疫情定點醫院,我通常七點三十分鐘左右就趕到工作區,穿好隔離衣帶好防護用品,反復確認后進入污染區,與夜班護士進行交接后,首先查看了當天需要復查患者的區域并與聯絡人員聯系,再通知救護車接患者。在患者到院后與救護車司機進行交接,給患者測體溫,并填寫患者癥狀及流行病學史,有序安排患者至醫生處復查,并給患者抽血,陪做CT檢測等。結果出來后再根據醫囑安排患者,通知救護車司機送患者回到隔離點或家里,聯系對接人員并交接。除此之外,還要負責家屬送來物品的轉送,住院患者出院的辦理等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中,一天很快就會過去。
猶記得有一次協助一位痊愈患者出院,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這份工作的價值。這位患者與正在接受治療的丈夫與小孩道別后,我就帶著她辦理出院的手續與準備。這一路上,她不停向我們道謝,并且告訴我她難以平復的喜悅心情。就在這同一天,她遠在杭州醫院接受治療的爸爸,經過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今天也康復出院了。看著她紅紅眼眶閃爍的淚光,聽著她由衷發出的千恩萬謝,我心里盡是滿滿的暖意,能夠感受到我們廣大醫務人員給他們帶來的希望,更是他們黑暗里的一盞燈。在上救護車前我祝福她康復出院,也慎重地向她承諾,她的丈夫和小孩我們也一定會健健康康送回到她的身邊。看著遠去的救護車,我暗地里鼓勁,想到東陽的疫情工作又取得了新成果,接著就又回到崗位上繼續奮戰。
忽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與工作,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如今的擔子依然沉重。當前,全體醫務工作者繼續站在了戰“疫”的最前線,我也將以不變的初衷,堅持救死扶傷的天職,堅信黑暗終將散去,東陽的“春天”,中國的“春天”,一定會到來。